9月4日,富力披露,旗下三家子公司收到通知,对尚未偿还贷款的担保资产,委任接管人。
这三家子公司为兆晞、富力香港及御逸,其中,兆晞持有的68间酒店及一幢写字楼,为该笔贷款的担保资产。
富力此前是“双老板制”,两位创始人是张力、李思廉。2023年底,张力辞任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退居幕后。现有董事长李思廉,是明面上的话事人。
2022年11月,富力已完成合共467亿元的境内外债务重组,获得三年喘息时间。
事发7月8日,因一笔6.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债务的本息未偿还,债权人对富力子公司兆晞提交清盘呈请。
该笔融资在2023年1月签订协议,兆晞为借款人,富力香港为担保人之一,抵押物包括兆晞的全部股权。
提出清盘呈请的贷款方Seatown Private Credit Master Fund,隶属于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淡马锡,其持有未偿还本金额的18%约1.1亿美元。
“有担保债权人可以行使其权利,强制执行抵押品,而不是申请附属公司清盘。”富力表示,将继续与呈请人沟通,以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任何此类申请清盘的尝试都会损害价值,并会减少债权人的可收回的追讨。”富力当时表示。
于富力而言,酒店是其核心资产之一,也是在地产低谷周期,重要的现金流来源。富力旗下不少酒店,位于旅游热门区域,经营情况正逐步复苏。
2023年,68家酒店在内的富力酒店业务,收入大增至63.65 亿元。今年上半年也有27.62亿元进账,在总收入中占比19.4%。
“其经营业绩的改善,有助巩固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及资产价值。”富力在年报中称。
有观点认为,富力披露对附属公司资产委派接管人,意味着已失去保住酒店资产的可能。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富力旗下的68间酒店及一栋写字楼,被委托给托管人后,可能会被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取决于富力与债权人的协商结果。
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付永生告诉《21CBR》记者,资产委任接管人的任命,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特定资产,以确保不会被随意处置或转移,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清盘的可能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法律程序的进展、法院的裁决、公司与债权人的协商结果等。
根据公告,香港法院关于兆晞和富力香港的清盘聆讯,将分别于9月25日、10月30日审理。
根据以往房企的案例,债权人提出清盘呈请,是给房企施压,催促其及时偿债。多数案例中,清盘呈请或被撤回,或被法院驳回。
“富力虽成功完成债务重组,仍面临流动性危机,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稳定。”
在付永生看来,债权人提出对富力相关资产的清盘申请,可能是一种施压手段,也可能是真的希望通过清盘追讨贷款。
一位房企人士提到,考虑清盘后的清偿率较低,法院会综合评估,只有清盘价值符合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才会被批准。如果债权人愿意谈判,法院一般不会颁令清盘。
富力在公告中称,正在评估委任接管人的法律、财务和营运影响,并探讨全面可行的解决方案。
截至6月末,公司拥有90家酒店,以奢华型、超高端型酒店为主,其中不乏万豪国际、洲际、希尔顿等品牌,资产总额达423亿元,多数来自王健林的酒店资产包。
李思廉当时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这些酒店资产约330亿元,年利润达8.73亿元。按照设想,它们每年将给富力带来15亿元利润。
纳入这74家酒店后,富力的酒店运营业务收入,从23.8亿元飙升至70亿元。
然而,公司一直未能赚到钱,2022年,其酒店的亏损额升至24亿元,今年上半年仍亏了4.4亿元。
上半年,其酒店业务的融资成本为4.56亿元,占集团融资总成本的11%。截至6月末,该板块存有负债16.7亿元。
李思廉曾希望借酒店资产融资、发行Reits等,又遭到政策收紧。2020年,富力尝试发行“26亿富力酒店二期ABS”未果。
2022年开始,富力陷入流动性危机,为了回笼资金,李思廉多次出售酒店资产。
第一个被卖出的,是福州天元国际威斯汀,代价为4.3亿元。之后,广州富京酒店、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等,也接连被摆上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