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应对秋季常见的皮肤问题长宁医生“划重点”→

时间:2024-10-12 字号

  金秋时节,气候变化使不少人出现了皮肤干燥、脱屑、皮炎,甚至皮肤疾病加重等问题。如何让皮肤“喝饱水”,舒适地度过秋天?来听听上海市同仁医院皮肤科专家的建议。

  “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气温逐步降低,皮肤的油脂分泌量开始减少,锁水能力减弱。同时,伴随降水减少和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角质层含水量降低,也加速了皮肤干燥和弹性降低。”上海市同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钱苗指出了秋季皮肤问题产生的根源。

  钱苗介绍,皮肤是人体接触外部环境最广泛的器官,每到季节变换的时候,做好皮肤的护理尤为重要,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症、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则是秋季容易出现的皮肤问题。

  皮肤干燥:首先要加强皮肤保湿。在日常护肤步骤中,使用保湿效果更佳的护肤产品。适时地使用加湿器,养成保湿护肤的良好习惯。

  特应性皮炎:积极修复皮肤屏障。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洗浴之后立即擦干,周身涂抹含有透明质酸或神经酰胺的护肤品。

  银屑病:在干燥的季节,尤其是降温后,应预防性地增加润肤剂的使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屑病的再发。

  毛囊角化症:入秋后愈发干燥的环境会导致皮疹加重,适当润肤或使用含有少量果酸的身体乳,能缓解皮疹症状。

  皮肤瘙痒症:平时应避免搔抓、烫洗,避免洗浴过勤、水温过高,少用碱性洗涤剂及肥皂,浴后选择涂用尿素霜、护肤甘油等润肤产品保湿。局部瘙痒严重时,酌情选用药膏局部止痒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钱苗也从居住环境、膳食调理、皮肤清洁以及护肤品的使用方面给出了建议→

  居室温度宜在18—24℃,湿度在40%—60%,可减少皮肤水分蒸发,维持皮肤健康。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呼吸系统健康也颇有益处。房间要除湿,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天气干燥,平时应多饮水,补充机体和皮肤丧失的水分。应避免暴饮暴食,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样可以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适当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平日饮食中可以多吃些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A、E、B族的食物,如鱼、瘦肉、牛奶、蛋、豆制品类及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过度洗浴会使皮肤脱脂、干燥,易引起皮肤干裂、瘙痒,所以天冷时洗浴不要太勤,每周2—3次即可。水温不宜过高,可在38—40℃,用弱酸性浴液,洗浴10—20分钟足够,洗浴过程中应避免暴力揉搓造成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洗完及时涂抹润肤保湿乳,既可保持皮肤柔软光滑、富有弹性,又能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如冬季瘙痒症、鱼鳞病等。

  秋季干燥,及时保湿润肤是关键,外用的护肤品品种繁多,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季节变化时加强使用,维持和修复皮肤屏障。

  保湿,指可在角质层产生水合作用的成分,其功效主要是保持水分。润肤,包括:修护皮肤屏障;保持皮肤表面的完整性以及光滑、润泽的外观;降低经表皮水分丢失;修护表皮脂质屏障,从而更有效地吸收、保有水分。

  优秀的保湿润肤乳常见的活性成分是甘油、羊毛脂、维生素、透明质酸、尿素、山梨醇、神经酰胺及一些天然植物成分等。外出时别忘了防晒,过度地日晒可引起真皮组织变性,加速皮肤老化,甚至诱发皮肤癌,所以即使不是日照强烈的秋季,也不可省略防晒。